"用戶體驗是基礎、粘性服務是保障、平臺搭建是基石、互補交叉是方向。"這構成了車聯網運營模式的四個重要要素。行業的變革者車友互聯,一直被行業所關注。車聯網商業運營模式一直被探討,車友互聯是否一直值得期待?
"這是一個動輒言及商業模式的年代。對于商業模式的過度迷戀與強調,反映的是投機取巧的心理和短期逐利的行為。創造力不足,核心價值的缺失,賣產品不如賣概念,利潤來自于對上下游的掠奪……模式投機帶來的風險,讓商業正在被模式所綁架。而項目和產品本身,只是用來裝載模式的容器。"
2011年3月,一家鉆石商場在北京開業。除了大打"裸鉆"概念,宣稱將鉆石當成普通商品銷售,"不賣品牌、只賣商品"之外,這家鉆石商場更推出了頗具吸引力的鉆石回購模式:鉆石售出滿三年后,消費者憑在商場辦理會員卡和鉆石的鑒定證書,由商場原價回購。這個鉆石品牌的創辦者和董事長,曾經一手炒紅另外兩個鉆石商場。而這兩個項目,都在迅速走紅后被高價轉讓。建立商業項目后,一般不通過長期持有、培育品牌獲得利潤或升值,而是在項目具備一定知名度之后將項目出賣獲利。這種慣用的運作方式,讓業界紛紛猜測,該鉆石商場會是下一個被販賣的商業模式。
"優秀的商業模式,創造價值是邏輯的基礎。當模式可以凌駕于產品、服務、市場之上,獨立帶來利潤時,對于模式的迷信,就形成了一條'設計模式-包裝品牌-出售項目-尋找投資-上市套現'的產業鏈。"
車聯網的商業模式呢?它是否一樣可以被叛賣?車友互聯作為車聯網具有代表性的企業,被推到了輿論的風浪口。眾人紛紛揣測莊亮的用意,車友互聯下一步將會有怎樣的動作,這是個玩商業模式為娛樂的狂人,還是真正要改革產品,改革行業從而將汽車電子行業引向另一個瘋狂的商業時代?
12年8月,美賽達做出一創舉性的動作,率先開放方案源代碼。開源之后,美賽繼而公開車載導航的硬成本485。行業對美賽達這一系列動作褒貶不一。有說莊亮的用意無非是攪渾局,未來是車友互聯的天下;有人說,美賽達借此告訴行業,他還是方案商的角色;也有人為此慶幸,認為這是一個極好的發展機會,行業將進入洗牌期……
真理只掌握在少數人手中。金暢享的市場反應讓不少人開始躍躍欲試。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商業野戰家面對市場時,表現出生存的本能,讓人驚悚。利益,決定了立場。亦敵亦友,重在選擇。莊亮說,開源只為適應企業發展,開創新的商業模式。任何一個產品形態都有其一個生命周期,電子產品一般不會超過3-5年,這已成為電子行業的慣性。價格低并不代表質量低,電子產品的降價是必然。機遇總與挑戰并存,選不選擇,權在你手里,機會也在你手里。
商業模式不是一種理論,它是經市場檢驗適應企業發展的一種經營方式。美賽達的好戲才剛剛開始,車友互聯對車聯網的模式探討已經超越了前三個階段:用戶體驗、粘性服務和平臺搭建。現在,車友互聯已經擁有超過40萬的用戶,并通過用戶調查,不斷提高用戶產品體驗,提高用戶粘性。車友互聯董事長莊亮表示,車友互聯在3月15日發布了車友互聯3G智能導航4.0產品,這標志了車聯網將進入智能語音聲控時代。車聯網后視鏡也以全新的產品形態呈現。回歸到優秀的商業模式上,創造價值是邏輯的基礎。良好的商業模式是以產品、服務、市場為基礎,帶動企業持續性發展,最終形成"用戶體驗-粘性服務-品牌包裝-持久經營-回歸產品"的良性循環。
科技改變未來,品牌改善生活。車友互聯車聯網商業模式在不斷地驗證公司對市場的判斷。在市場實踐中調整,在調整后實踐,車友互聯,螺旋式上升。車友互聯在前進中探索,并將"創富車聯網"落實在其商業模式中。
產品在優秀的模式中賴以生存,優秀的商業模式借產品迅速發展。蘋果的商業模式不可復制,以產品、服務、市場為基礎的車友互聯車聯網商業模式不被叛賣。車聯網2.0時代已經來臨,語音云導航真正落地應用于車機導航之中,通過"安全、實用、方便、快捷"四方面定義產品的價值鏈,引導車友進入真正的智能車時代。不同于傳統所說的單一人機交互或人人交互的語音導航模式,車友互聯4.0版本的語音云導航率先采用"國內首家智能+半人工客服識別聲控"的系統平臺,在兩次語音指令機器無法識別之時,自動連接到人工服務后臺,實現真正的語音導航,徹底解放用戶雙手,帶來便捷有效的操作方式。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車友互聯的車聯網商業模式將會怎樣發展,市場用戶的聲音,將會告訴你。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itsshenzhen@163.com (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