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智能交通系統是城市交通事業發展的必然選擇更是交通事業的一場革命。目前我國交通運輸部已經啟動新一代智能交通系統發展戰略研究,智能交通是我國“十二五”交通規劃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并且,在我國經濟的發展和城市化進程,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涌入城市編者按:智能交通系統是城市交通事業發展的必然選擇更是交通事業的一場革命。目前我國交通運輸部已經啟動新一代智能交通系統發展戰略研究,智能交通是我國“十二五”交通規劃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并且,在我國經濟的發展和城市化進程,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涌入城市,也使得城市交通不堪重負,面臨巨大挑戰。世界各國同樣面臨城市交通問題,他們是如何解決的呢?我們該運用何種方式?何種技術?何種手段?來解決我國城市交通問題呢?以下是中國城市低碳經濟網對北京世紀高通科技有限公司的銷售總監徐悅現場講演進行文字實錄:
徐悅:大家好,在座的各位,剛剛聽下來都是專家,所以很高興有這個機會跟大家一起學習和探討。剛才大家都聽到很多關于技術方面的報告,我是一個來自于市場一線的銷售總監,我希望讓大家看到我們在這個業務領域所做的一些工作,和我們給最終用戶帶來哪些服務。我相信技術的最終目的,是為了讓最終用戶生活的更開心,出行的更開心。
從大的方面來講,我公司從事的服務是動態出行信息服務,我們認為在整個大的領域里面,我們是處在TELEMATICS或者車聯網當中的一部分,也是一個很關鍵的服務。根據我們此前市場調研結果,因為道路月度的加劇,大家覺得很煩心,所以相應實時交通信息服務在最終用戶這兒有一個很強的需求,大家愿意花一些錢,來享受很好的服務。
我這個公司的存在,正是基于這樣一些市場的需求,有很多外界數據源合作伙伴,包括政府部門,包括相應做交通系統集成以及監控公司等等,我們將各種各樣的數據采集回來之后進行相應的數據處理加工,最終形成各種各樣的應用,通過移動通信網絡把信號發送出去。
回顧過去的幾年,我們看到的是,雖然這個市場發展速度也許不如我們以前預期的那么快,但是在過去5年中,確實已經發生非常大的變化。從06年開始,我們在互聯網上和政府提供一個交通信息服務,在07年有手機服務,08年服務真正進入到車里面,在車載的前裝系統,豐田和日產汽車當中有了應用。到09年采用服務的車就更多了,尤其是高端品牌雷克薩斯的加入,他們也發布了在中國市場上第一個前裝的TELEMATICS系統。
除了在車載領域之外,我們看到在互聯網領域,這些搜索引擎的巨頭以及移動運營商,都開始在關注與位置相關的動態路況信息服務。到2010年車型更多了,有了本田,包括電信運營商,還有很多手機上的應用。在2011年我們也和奔馳、寶馬、上汽等等有了相應的合作,今年有大眾和斯柯達品牌,以及本田的高端車型已經投放市場,在這里面都有交通信息服務的存在。我們自己的服務也是一步步走過來,從公司成立開始,到提供四個城市的服務,我們現在覆蓋全國29個城市,也提供多樣信息,不僅僅是堵車不堵車的簡單信息。
從我們服務實現的架構來講,主要有這么幾部分。一個是原始數據,來自移動檢測器的數據,包括固定檢測器數據,還有人工采集的數據,未來大家在出行過程當中,會有一些更加多樣化的需求,不僅僅是路況,可能還需要了解停車場信息,了解航班天氣,所以是一個大的出行概念。包括電動車的出現,充電站的信息,以及離充電站還有多遠等等的增值服務都有存在的空間。這些數據要根據各種不同情況進行建模和處理,這是一個大的數據融合和深度挖掘的過程,然后再通過我們的服務平臺提供出去,通過移動互聯網、互聯網以及廣播服務。
到了終端設備這里,既有車載設備,也有桌面互聯網和手機上的設備,我們看到在過去幾年里面這些設備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開始融合,他們的應用場景開始交互,因此給這個產業鏈提出一些新挑戰。如何融合這些服務,給最終用戶提供一體化體驗和更加良好的感受。
從我們現在做的動態交通信息服務本身,目前我們是支持國際標準和國家標準,我們客戶采用最多的標準,包括RTIC標準,這個標準主管部門是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在去年11月已經正式成為國家標準。還有一個是TMC標準,既是國際標準,也是我們的推薦國家標準。最近這幾年有一個新的標準叫TPEG,我們現在遵循TPEG國際標準提供相應服務。
現在商用的車型列表,我們看到車載前裝增加的速度雖然在不斷提高,但相對來說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現在還遠遠不夠。我們開車的人能夠享受到服務的人群,在所有的開車人群當中還是非常小,我們也做過調查,發現十年過去了,大家獲得交通信息的最通用的渠道還是聽交通廣播,聽交通臺。而交通臺往往很難把您需要的路段和需要的時間信息告訴你,您只好不斷的聽廣告,但很遺憾的是,我們目前發現這仍然是大家的一個主要的渠道。所以我們也在想用什么樣辦法可以讓更多的車有這個服務,讓更多手機、終端都能獲取這個服務。所以移動互聯網領域不僅有運營商,還有手機廠商和一些應用的加入。
再給大家簡單說一下我們現在提供的服務產品。這是第一代產品,從無到有的第一代產品,提供一些平均速度,讓大家知道特定路段上或者整個城市的一些交通擁堵的狀況。第二類信息是事件信息,大家知道在北京很多時候您堵在長安街上,都是因為有交通管制,這種臨時的交通管制以及道路施工,我們都稱為事件信息。
基于我們積累的實時數據,會產生歷史數據,分析這些歷史數據會形成一些很有意思的東西,比如說您經常會問出租車司機自己都知道哪些路在什么時間段就會堵車,這就是一些歷史經驗,我們通過數據分析,也能發現路段上的規律。同時還會發現在特定天氣情況,比如暴雨情況下,比如工體有大型演唱會的時候,都有規律可循。包括春節幾天,大家的出行規律非常的類似,基于這些情況,我們可以做一些預測,來告訴您也許在今后的半個小時之內或者一個小時之內,甚至明天什么時候您出行是最佳時間,繞開擁堵。
另外還有動態停車位的信息,這些信息隨著停車位的緊張和停車價格不斷提高,也變得非常重要。除了直接交通信息產品之外還有附加出航信息,像航班、天氣和油價等等。
剛才已經提到我們調研的結果是,在車載前裝市場,導航搭載率不過6%-7%而已,而其中應用交通信息的更少。所以我們也在通過現在如火如荼的智能手機,讓大家更好應用這個服務,并且智能手機也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車載系統進行融合和交互,所以我們現在也試探性推出一個路況交通眼的應用產品,大家有興趣可以下載,我們希望通過這樣一個小小的應用,收集大家的反饋,了解我們的最終用戶到底有什么樣的需求。其實這背后還隱含著這個產業帶來的一個新挑戰,當越來越多最終用戶參與到內容產生過程當中,這個產業鏈又將發生變化。就像現在越來越多互聯網應用,來自用戶上傳的數據和來自用戶產生的數據,今后很可能會產生更多的商業利用的價值,這也是我們期待通過這款小小軟件來向市場試探,今后我們也會推出更多的相應應用。現在這個應用主要是提供一些簡易的圖形路況和天氣信息,可以分享到新浪和騰訊微博,也可以進行用戶注冊,來贏取相應的規章。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itsshenzhen@163.com (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