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大中型城市,隨著汽車的普及,車位緊張、停車難的問題已經演變為一個社會話題。據不完全統計,僅去年一年我國的機動車數量便增加了900萬輛左右。而與此相對應的城市停車狀況卻顯得有些尷尬。
物價局有關領導曾表示,由于現行收費標準制定于10多年前,過低的收費標準造成停車場收入不但難以彌補停車設施建設的投資和運營成本,也嚴重阻礙了社會資金地進入,結果使停車場建設嚴重落后于車輛的增長。而這正是造成停車難和亂停車現象最直接的原因。
如何化解車輛增加與停車位不足的矛盾,間接的影響到城市的公關形象,也成了城市建設的重要考量項目。今天,經濟日報推出整版專題,以國外先進停車管理經驗給中國大中型城市以啟迪。
新加坡建造智能化停車場
2008年2月,新加坡陸路交通管理局在新加坡牛車水客納街(ClubStreet)建造啟用了一個全自動化停車場,協助舒緩當地停車位緊張的問題。這個耗資618萬元建造的自動化停車場,共建有四層樓高,設有140個停車位及兩個專為殘疾人士提供的車位。
停車收費實行早上7時至下午5時,每15分鐘5角,下午5時至晚上10時30分,每15分鐘收費2角半,過后一直到隔天早上7時,一次性收費2元。停車月票售價180元。
停車場目前已交由GTech公司管理。駕車者只需把車子停放在入口處的大電梯內,然后走出電梯啟動停車程序,在附有觸控功能的熒屏(touchscreen)上,輸入4個號碼的個人密碼,之后系統就會自動尋找空置的停車位,再由輸送臺把車子移到電腦所分配的位子上。要取回車子,車主只需在等候室的觸屏上輸入個人密碼,系統就會自動找出車子,并通知車主應到哪部電梯取車。這個全自動化的停車系統很可靠,駕車者取錯車的幾率很低。因為使用者得先輸入個人密碼才能取車,如果密碼之前已經被人使用,系統就會拒絕通過,車主得重新輸入密碼。如果車主忘記自己的密碼,可要求全天24小時駐守在停車場的管理員提供協助。
即使車子錯誤地被他人取出,當事人也無法把車開走,因為車鑰匙在車主身上,車主應該在啟動停車程序前鎖好車門,而且只有停車電梯和等候室是開放給公眾,其他地方禁止外人進入。
這是新加坡陸交局首次興建的全自動化停車場,為了充分利用客納街的有限空間,而且遵從了市建局對那一帶建筑所實行的高度限制。
遺灑物體:正在行駛過程中的車輛不慎遺灑物體,容易引起交通的阻塞,特別是在機動車輛高速行駛狀態下(如高速公路,隧道內),前車出現遺灑現象極易導致后車的嚴重交通事故,當發現這種事件時,需要道路管理部門及時盡快地處理,以避免嚴重后果的發生。視頻分析技術通過對監控視頻的分析,可及時發現物品遺灑的事件,及時在情報板上公布提醒后車,并及時派出人員進行處理。
行人橫穿公路:在非人行橫道線區域,行人橫穿公路是很危險的行為,很容易導致交通事故的發生,而且很容易出現人員的傷亡,應當及時制止。視頻分析技術通過分析行人的運動軌跡,能及時發現違章橫穿公路的行為。
高速公路內出現行人或自行車:高速公路屬于機動車輛高速行駛的專用封閉交通網絡,不允許有無關的行人進入,也不允許自行車進入高速公路,否則在車輛高速行駛的情況下,很容易造成嚴重的交通事故。視頻分析技術通過監測高速公路區域內的運動個體,并進行簡單的分類,能夠及時發現出現在高速公路封閉區域內的行人或自行車,通知高速公路管理部門進行處理,避免嚴重后果的發生。
車輛起火:車輛由于故障或其他原因在道路上起火是很嚴重的事件,會嚴重阻塞交通,甚至還可能有出現火勢蔓延或爆炸的可能,應當在最短時間內進行處理。視頻分析技術通過對監控視頻的實時分析和檢測,可及時發出車輛起火事件,及時報警,大大縮短了交通管理部門的事故反應時間,及時處理,以避免嚴重后果的發生。
交通流擁堵分析:對道路上車輛擁堵的情況進行分析,或實現信號燈的最佳控制,以及時疏導交通流。對于通過視頻分析的交通流擁堵分析,不以擁堵車輛具體數目為依據,而往往只需定性地確認其擁堵狀態,以實現信號燈的自動控制,縮短暢通方向的綠燈時間,而將擁堵方向的綠燈時間延長,有效地疏導車流,減少擁堵。
以上所列的這些行為,都是交通領域常見的一些交通事件,而且也可以通過目前的視頻分析技術來實現。這些技術,大多是基于智能交通城市綜合管理智能化平臺的應用,這些智能交通多傳感器數據融合的綜合應用和統一管理平臺,大多以以B/S架構為主,以門戶、大屏等終端為顯示載體的綜合性智能交通決策、管理、調度、指揮、查詢平臺。輝銳天眼的HRI智能視頻監控管理平臺是集智能化、網絡化、功能化、集成化于一體,基于IP網絡對海量監控視頻、音頻數據提供強大的管理功能的專業監控管理平臺,系統采用模塊化的架構設計,對系統核心數據與服務、存儲與轉發、報警聯動、解碼顯示、視頻分析均有專門的功能模塊實現,利用統一的數據庫,在分散的系統與用戶之間建立一個接口服務平臺,完成系統中所有監控設備與各安防子系統的統一管理、報警聯動和集中控制。系統在穩定性、集成性、可操控性、數據安全性、存儲效率與可靠性均有全面的設計、且可以根據需要靈活組合、滿足不同規模的項目需求,是行業內領先的智能視頻監控平臺。
結束語
智能交通的建設,是社會化系統工程,涉及到方方反面。在未來將面臨巨大的機遇與挑戰。我們相信,只要選擇最貼近市場的技術,選擇最好的市場運作方式,中國的智能交通事業也必將前景無限。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itsshenzhen@163.com (查看征稿詳細)